又到了深夜聊聊炒股的时候。
今年最大的变化,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,那就是量化。
记得过年期间Ds横空出世,我在爬武夷山的时候,我就断言,今年一定是要被量化教育的一年,超短的悟道之路,小资金的超短暴富梦基本都被堵死了。
量化从一开始的量变到不断引起的质变。从一开始几家铺设量化,到后来几乎全市场的公募私募都是量化。从一开始简单的操作模型,到现在六亲不认的盘中分时。
超短真的越来越难,不是说不能做,只是你付出的时间,精力,心血,气运要比今年之前多出一倍两倍甚至五倍。
我个人今年上半年几乎彻底放弃了打板,去年随处可见10cm我会做2进3,5进6,6进7,3月份后基本都全部放弃。今年下半年8月开始又几乎放弃了超短,从核心题材的核心个股拥抱趋势,到10月份的大仓位拥抱核心权重。
这中间的模式转型,除了资金体量一方面原因外,更多的是市场的演变,进化。就跟量化一样,你不是适应它,早晚被他收割体无完肤。又或者,你是个躺平派,对赚取超额收益没有任何兴趣。
那么我说几个数字:
上证指数今年涨幅18%,突破十年新高,是19年以来年涨幅最大的一年。
科创板+创业板今年涨幅都是接近50%。
撇开超级题材行情的一季度,4月份至今6个多月,上证涨幅30%,科创板+创业板最高涨幅都超过了80%。
这就是指数,这还只是指数。
那么后面市场就一直这样定型了吗?也未必,指不定哪个阶段,又回到了小盘股的超级春天。
现在这个市场,说难不难,说恶心倒是挺恶心的。所以能力不够,ETF来凑吧。
简单聊回市场:
周末消息面没什么特别的预期差,利好的方向继续利好,几乎没有利空。那么正常来说,当大家都有利好,那么一个高开后,就都没有利好了,都在同一起跑线。周一的主动权在有持仓的人的手里,至于很多人纠结会不会高开低走,可以很负责任的说,现在太难预测了,炒了十几年的股,印象最深的就三件事:熊市中的熔断,开盘就下班。这几个月的牛市中指数涨跌3%跟喝水一样,一周不来1-2次浑身难受。牛市中的成交量,居然可以在一个月内腰斩。
指数回到这周说的,要去摸4000,至于摸完如何,盘中才知道。以前你的对手是人,是各个机构的操盘手,现在你的对手是机器人,你不知道什么样的分时会触发什么样的指令。
题材就那几个,核心科技涨不动了,那么指数无碍的情况下,其他题材会冒泡轮动。
我个人的操作计划:
1)出海链不会清,原地做T还是减仓T待定,有机会会开GB300,没机会就随缘。
2)国产半导体会清仓,有机会会切1-2个芯片,没机会就随缘。
3)周五短线套利的新股跟北交会出清。光刻胶+金融会是新的考虑套利的方向,是否构成买点未知。
所以说了这么多,其实都是废话,说了等于没说。
说句实话,我也怀念以前有计划一的日子,我也享受90%胜率的成就感。但是,现在这个市场吧,超短真的太难,我自己的很多短线模式都不断在修正,所以,会害人的,谅解下吧。
本文作者:真的不懂真的不会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本网站一切内容版权归属:真的不懂真的不会。谢绝转载洗稿抄袭,发现就举报。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